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 > 详情

【乡村振兴进行时】“一碗好饭”从田间“鲜”到桌头


□马骤捷 记者 张瑾

米,国民主食;田,丰收之所。作为上海传统粮食作物,松江大米以柔软饱满、清香略甜而著称,但“一碗好饭”从田间到“桌头”的旅程也面临种植成本高、稻米收储加工难、大米销售渠道少等一系列难题。

如何发挥金融优势,让松江大米“种得好”“卖得火”“吃得香”?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服务种植端、加工端、销售端全链条,助力“一碗好饭”从田间“鲜”到桌头。

种植端:金融“快贷”纾困解难

2014年,松江大米成功获批沪上唯一稻米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万群合作社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,其所在区域正是松江大米的核心种植区和主产地,经营的大米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。

2023年秋天,合作社负责人李春风承包的430亩家庭农场迎来大丰收。聊起村里的金融服务,这位种了十几年大米的全国劳动模范连连称赞,“这次丰收离不开银行的帮助。”

原来,随着万群合作社承包农场面积从最初的117亩扩增到430亩,农机设备、化肥农药等种植成本日益增长,由此产生的资金压力一度让李春风犯了难。

“我们在走访腰泾村时接触到万群合作社,同时通过松江区农委支持的乡村振兴政银企座谈会加深了了解,就此展开合作。”建行上海松江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针对万群合作社的实际需求,建行上海市分行积极开展企业级农户信息建档工作,3天内即为合作社落地“裕农快贷”,并实现全额支用,帮助李春风在农忙到来前及时购入紧缺的农机设备,为合作社解了燃眉之急。

加工端:都市农担“降压减负”

好稻谷有了,如何将其碾成好大米,进一步缩短“一碗好饭”到百姓桌头的距离?这是一道摆在上海小昆山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郑海彬面前的“难题”。

郑海彬介绍,2023年,松江区小昆山镇种植晚稻1.25万亩,预计平均亩产600公斤,收割后的晚稻经过该公司大米加工厂处理后能作为新米上市。

这原本是件“稻花香里说丰年”的喜事,但令郑海彬发愁的是,小昆山大米加工厂2023年10月刚刚启用,日常经营所需投入颇高,如无法解决资金问题,就难以保证稻米的加工质量和效率,甚至影响新米上市。

“通过了解企业与金融产品的适配度,我们及时为小昆山大米加工厂申请了都市农业担保贷。”建行上海松江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有了充沛的资金支持,小昆山大米加工厂在晚稻加工期间开足马力,所有自动化流水线全部启动。

“多亏了银行‘雪中送炭’,我们的大米加工厂才能确保正常运营。”郑海彬笑着说。

销售端:“线上卖货”畅通销路

收割、加工、包装……近期,松江新米陆续上市。虽然身为上海唯一的稻米类地理标志产品,但松江大米尚处于品牌推广阶段,还需借助线上渠道和互联网推广触及消费者。

在打响松江大米品牌的过程中,金融也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。

不久前,在得知“松林牌”松江大米在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摘得金奖后,建行上海市分行立即将“松林大米”推荐至该行与上海市农展馆携手打造的“建行生活-鱼米之乡”平台,并特别打造“数字人民币优惠购”等特色活动。

“利用线上渠道打响松江大米在上海的口碑,一直是我的奋斗目标,建行生活平台助我圆了梦。”上海松林食品(集团)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龙钦激动地对记者表示。

随着一袋袋新米顺利“触网进城”,大批香甜软糯的松江大米从田间一路“鲜”到了市民桌头,满足着百姓对于“一碗好饭”的质朴追求。

相关阅读
在售信托资管理财产品
热销理财产品 更多>>
信托产品预约流程